如果说爱丁堡一年只有一个月的戏剧狂欢,而伦敦西区则是全年狂欢的“戏剧节”。伦敦西区(WestEnd)热闹,旅游者多,剧场也多。凡是名剧,都有属于这个戏的剧场,常年演出。西区的剧场就有四十多家。时间有限,我去了六家剧院,看了六出驻场演出。
《战马》:来中国还不够折腾的
在西区新伦敦剧院(NewLondonTheatre),我看了改编自儿童小说的舞台剧《战马》,这部享誉欧洲的话剧,由英国国家话剧院和南非木偶剧团合作演出,不但在艺术上极具特色,而且在票房上颇为成功。
我曾在爱丁堡遇到国家大剧院项目经理王睿,她告诉我,大剧院三年力邀《战马》到中国演出,人家不来。《战马》在伦敦驻场演出,观众火火的;到中国,如果没有固定的剧场接纳,演出不了几场,耗资又高,还不够折腾。但是《战马》已经输出到了美国——美国演员,英国监制,和《妈妈咪呀》的输出方式一样。他们有固定的剧场,一演就是三年两载。
英国国家剧院事先就选好了“马”的表现手段——木偶。当年,导演汤姆·莫里斯(TomMorris)在看了南非木偶剧团(HandspringPuppetCompany)的早年作品《高头大马》(《TallHorse》)后,便决定与其共同合作《战马》。
《战马》在新伦敦剧院驻场演出了四年。现在,《战马》已经输出到了美国——美国演员,英国监制,和《妈妈咪呀》的输出方式一样。
南非木偶剧团于1981年在开普敦建团,木偶的制作工艺来自非洲马里,这手艺从17世纪流传至今,所有的木偶马全部手工制作,独一无二。
南非木偶剧团的两位艺术总监阿德里安·科勒(AdrianKohler)、巴兹尔·琼斯(BasilJones)和木偶艺术家们第一次带着木偶马模型,来到英国国家剧院的小剧场试演时,面对整场约四十多个专业观众,心里非常没底,但他们还是专注地完成了木偶演示,并得到了英国国家剧院艺术总监的首肯。
回到开普敦,他们反复推敲,重新设计了一套更合理的木偶马方案,历时多年的打磨,成就了如今舞台上的“战马”乔伊。这匹神气的“木偶马”为英国国家剧院赢得了四年的票房满贯,观众来看的不是明星,而是“明星马”。
国内做戏多是图快,博名,其结果是铺张、空洞。鲜有能流传下来的作品。艺术家生存环境的不同,自然是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之一。《战马》的团队是卧薪尝胆式的艺术创作,在国内目前的艺术环境来说,很难做到如此慢工细活。但正是这份精细,才能带来惊喜。
《战马》的演出才跨入第四个年头,西区常演不衰的剧目《悲惨世界》,今年则刚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庆祝了演出25周年纪念。这是首次有西区音乐剧同时在伦敦两家剧场上演。巴比肯的演出全价票是50镑和80镑两个档位,仍一票难求。25年老剧风头依旧,不仅体裁经得住时间考验,舞台形式也能跨越时空,赢得不同时期的观众。中国国家话剧院制作总监李东说:“西区音乐剧运营体制的发达和商业操作模式的成熟、规范,是西区音乐剧生命力长久的要素之一。”
和女王一起看戏
在威尔斯王子剧院(PrinceofWalesTheatre)驻场演出的《妈妈咪呀》,通过阿巴合唱团(ABBA乐队)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创造出极度欢腾的舞台场面。站在百姓视角,讲述百姓的故事。三个体型各异的老娘儿们,在舞台上大鸣大放,欢乐地舞动歌唱。《妈妈咪呀》采取的创作方式是用流行音乐将故事串联。大众对音乐的熟悉度奠定了一定观众基础,这是西区音乐剧又一成功的典范。我带着批判的态度进剧场,却被热情席卷,此剧特别市井,特别好看。散戏后,我开始琢磨:少数人喜欢,是你独特;多数人喜欢,才是得了“天道”。现在,北京正如火如荼地上演着中国版《妈妈咪呀》,背后的制作团队仍是英国人。
《舞出我天地》(又名《比利艾略特》)是一出彰显个性、有情有义的名剧。戏剧的主人公是一个12岁的小男孩比利。故事讲述热爱芭蕾舞的比利,冲破所有家庭社会的阻挠,最终实现梦想。
剧中的小演员,歌舞并重,唱做俱佳。作为音乐剧输出大国,英国对演员人才的培养,真是从娃娃抓起。《舞出我天地》每周演8场,共有4名小演员饰演主角,定期换血,同时有机构为未来的演员培养做准备。此外,西区成熟的商业环境,为音乐剧长期驻场演出提供了巨大便利。《舞出我天地》舞台看似简单却机关重重,复杂的制作只有在长期固定的剧场才能实现,伦敦西区的剧场资源为这类有规模的驻场演出创造了无限可能。
在宫廷剧院(PalaceTheatre)上演的纯粹的“视觉冰激凌”音乐剧《沙漠妖姬》,由同名电影改编而成。《沙漠妖姬》曾是一部著名的“同志”(同性恋)电影,也是一部另类的公路电影。因为题材边缘,国内戏剧鲜有涉及,伦敦剧场却可以将这个同志与变性人的故事以喜剧的手法大方地展示给观众,剧中大量运用阿巴合唱团的经典名曲,也有许多限制级的情境,但剧情出乎意料地让人心情愉快。《沙漠妖姬》是一部纯粹的娱乐剧,它用舞台效果麻痹观众,在剧场两小时中制造了强烈的催眠效果,让观众不由自主陷入迷幻世界。散戏离开剧场,再回想,除了绚烂的场面和华丽的服装,并没有留下什么。
伦敦西区从1930年代的规模走到今天,创作力依然不减,新戏层出不穷。街道上戏剧广告林立,地铁里音乐剧海报随处可见。我只是浮光掠影,匆匆一瞥,许多精彩剧目还没能看到:《人鬼情未了》(Ghost),《史莱克》(Shreke),《绿野仙踪》(Wicked),《贝蒂的蓝眼睛》(BettyBlueEyes),《39级台阶》(39Steps)等等。
西区不仅吸引热爱音乐剧的英国人和世界各地游客,连皇室也会来凑热闹。苏格兰国家剧院的制作人翁世卉告诉我,2014年10月某一天,他曾在新伦敦剧院(NewLondonTheatre)买到最后一张楼下第一排的半价票,最后和女王及菲利普亲王一起看了《战马》。看来,伦敦西区不止属于平民。